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印度和中国,未能发表联合声明的防卫会议背后是什么? 消失的联合声明:青岛圆桌会议上发生的“否决权外交”的真相

印度和中国,未能发表联合声明的防卫会议背后是什么? 消失的联合声明:青岛圆桌会议上发生的“否决权外交”的真相

2025年06月27日 00:57

1. 青岛聚集的10国防务高层

6月26日,中国山东省青岛。在初夏的海港城市,来自上海合作组织(SCO)的10个国家的国防部长齐聚一堂。印度的拉杰纳特·辛格、中国的董军、俄罗斯的绍伊古、巴基斯坦的卡瓦贾·阿西夫等人背靠汽笛声响的港口,走向开幕式。SCO是以中国和俄罗斯为核心,中、南、中央亚国家进行安全合作的框架,近年来伊朗也正式加入,地理范围进一步扩大。reuters.com


2. 联合声明搁浅的瞬间

会议最后一天的傍晚,各国代表团在审阅最终方案时,局势突然逆转。草案中原本有“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的全面措辞,但印度代表团要求明确提及今年4月22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发生的游客袭击事件(26人死亡),并点名谴责实施组织及其支持势力。然而,巴基斯坦反驳称“捏造”,中国也以调解为由提议删除,导致文本弱化。最终,“恐怖主义”一词被删除,印度以“违背原则”为由拒绝签署。联合声明因此被搁置。reuters.comlivemint.com


3. 外交部简报中的“避免点名”

次日27日,新德里的南大楼。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在例行记者会上解释称,“某些成员国未能接受对恐怖主义的强烈提及,我们无法批准”,但刻意隐去国名。记者团追问“是否为巴基斯坦”,他仅以苦笑回应,但背景显而易见。印度各大报纸以“巴基斯坦的阻挠”为标题,“指责战”扩大到次日的电视辩论节目。m.economictimes.comtheprint.in


4. 帕哈尔加姆袭击——26人遇难的“导火索”

4月22日上午10时20分,喜马拉雅旅游胜地帕哈尔加姆的拜萨兰山谷。松林中回荡的枪声在约10分钟内夺去了26人的生命,其中25人是正在度蜜月的游客。声称负责的抵抗阵线(TRF)后来撤回声明,但印度政府断定这是“实际上与LeT有关的跨境恐怖主义”,并点名谴责伊斯兰堡。两国虽未召回大使,但边境管理点的枪战加剧,据报道已有死者。en.wikipedia.orgft.com


5. 中国的“成功”宣传与巴基斯坦的沉默

相对而言,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会后立即宣布“成果已充分取得,SCO团结一致”。未提及联合声明未达成,国营新华社也强调“在地区安全上取得进展”。巴基斯坦外交部仅发表简短评论称“基于事实误解的提及不可接受”,保持接近沉默的态度。reuters.comstamfordadvocate.com


6. 社交媒体反映的两种舆论

印度的X(前Twitter)

  • “#StandWithRajnath”在数小时内超过30万条帖子,纷纷表示“为印度坚定的态度感到自豪”。国防部长本人也发帖称“对恐怖主义没有妥协”,获得超过3万个“赞”。twitter.comtwitter.com
    中国的微博

  • 搜狐系媒体以“印度这匹害群之马”为激进标题批评印度,相关话题标签播放次数突破8000万次。年轻群体的评论区充斥着“印度到处都是麻烦制造者”、“在金砖国家也做了同样的事”等不信任感。sohu.com
    巴基斯坦的TikTok

  • 爱国系网红发布短视频称“印度将恐怖主义政治化”,播放量超过200万次,但同时也有“我们不希望战争”的和平评论。巴基斯坦政府在官方账号上保持沉默,民间声音先行。stamfordadvocate.com


7. “否决权外交”的系谱

印度今年已是第三次拒绝多边声明。在5月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上,反对涉及“一带一路”的正面措辞,搁置了联合文件。在6月14日关于伊朗局势的SCO声明中也保持“保留”态度。中国媒体批评为“印度的单边主义”,但印度方面有一贯的逻辑,即“主权和反恐等核心利益不可妥协”。sohu.comsohu.com


8. 专家的看法——“走钢丝”还是“战略自主”

新德里的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的米什拉高级研究员分析称,“印度主张‘多极’世界,但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与中巴利益正面冲突。能否在秋季首脑会议前找到中间立场是试金石”。另一方面,莫斯科国际关系大学(MGIMO)的库兹涅佐夫教授则持肯定态度,认为“SCO不是强制达成共识的场所,而是可视化和管理对立的论坛”。


9. 秋季首脑会议——剩下的时间

SCO首脑会议计划于9月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举行。尽管联合声明的空白尚未填补,各国已开始重新调整草案,但在如何定义恐怖主义以及是否提及事件名称上分歧依然很大。印度暗示“如果首脑文件中没有明确谴责恐怖主义,将重新考虑出席”,而中国则在私下探寻“柔和表达”的折衷方案。


10. 结语——安全保障多边主义的考验

联合声明未达成是SCO凝聚力下降的反映,还是包容多样价值观过程中的“通行仪式”?即使在恐怖主义这一普遍课题上步调不一致的现实,暗示了从印度太平洋到欧亚地区扩展的安全架构所面临的脆弱性。然而,正是这种在对立公开化后仍不折叠对话桌的机制,可能成为多极时代的“最低限度安全装置”。在秋季的阿斯塔纳会议上,是否能通过比此次更进一步的协议文本?在关注与怀疑交织中,SCO的未来将继续作为地区安全的晴雨表接受考验。


参考文章

印度宣布在中国的防务会议上未能通过联合声明
来源: https://www.investing.com/news/world-news/india-says-defence-gathering-in-china-unable-to-adopt-joint-statement-4112774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