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那句话是“警告信号”——SNS评论如何与错误信息作斗争:最新研究揭示“评论的力量”及其局限性

那句话是“警告信号”——SNS评论如何与错误信息作斗争:最新研究揭示“评论的力量”及其局限性

2025年10月18日 00:55

「评论」是“快速警告信号”。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应对社交媒体上错误信息的新常识

在社交媒体的时间线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帖子正文。然而,我们实际上用来判断的线索可能是帖子下方排列的“那一句短评”——用户评论。最新研究表明,评论作为「快速警告信号(quick warning signals)」发挥作用,支持观者判断真伪,但错误的评论反而会削弱对正确信息的信任,这揭示了其棘手的双重性。菲兹.org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研究团队以德国、英国、意大利的超过1万人为对象,展示从真实在线内容中提取的真假混杂的帖子,检验人们如何分类这些内容。研究对象涵盖公共卫生(COVID-19和疫苗、吸烟)、技术(5G)、气候变化、政治等47个主题。结果具有启示性——许多虚假信息至少被30%的人认为是「正确的」,有时甚至“接近一半”的人误认为是真实的。新闻


此外,这项研究总结的新书《The Power of the Crowd》指出,评论往往被作为“快速信号处理”而非“深思熟虑的推理”来吸收。因此,准确的评论能更容易让人识别虚假信息,而不准确的评论则降低真实帖子的可信度,这种双重性由此产生。大规模实验的观测超过17万次,补充分析显示“新鲜感(近期刺激)”的效果。剑桥核心


「简短更正」足矣——但“错误更正”是有害的

在实际操作中,令人欣慰的是,即使不准备长篇反驳或详尽的链接集,简短的更正评论也能预期产生一定效果。研究小组的先行成果(2024年)报告称,即便是简洁的一句话也能降低虚假信息的“可信度”和“传播意图”。然而,若在真实的帖子上附上「错误地断定为假的评论(miscorrection)」,则可能反而损害接收者的认知,这一风险也被强调。新闻


另一方面,另一组国际比较研究(2025年)得出结论:「简短的用户更正」整体效果“小或不稳定”,并指出附加事实核查链接平均效果不显著。也就是说,与其说「简短更正是万能的」,不如说“有时有效,但并非总是显著有效”。这反映出一个受场合、主题、接收者的兴趣和动机影响的现实情况。错误信息评论


舆论对「应该纠正」持积极态度——降低参与的心理门槛

令人欣慰的是,对虚假信息的“指正”本身获得了支持的氛围。在德国的调查中,即使存在使原始虚假信息重新受到关注的副作用,仍有73%的人回答「更正是好的」。这为在回复或线程中犹豫不决的普通用户提供了推动力。新闻


「社交媒体的反应」——现场的温度感

随着新书和新闻稿的发布,X(前Twitter)和LinkedIn上接连出现出版公告和研究概要的分享。出版社账号的公告帖子也可见,专业社区的兴趣正在被激发。以下是发布后相关帖子线程和引用分享中看到的典型反应模式(总结要旨,概括个别帖子的意见)。X(前Twitter)

 


  • 实务派(新闻编辑、公共关系、风险管理):「明确了简短更正的形式很有帮助。想将其纳入操作指南中。」

  • 平台/政策倾向:「用户更正有助提升,但应与结构性对策(显示设计、笔记功能、验证可视化)结合以最大化效果。」

  • 怀疑派(关注效果大小):「也有报告称实验效果小。不能忽视错误更正的副作用。」错误信息评论

  • 现场用户:「犹豫是否附上链接。先尝试“简洁、礼貌、不过于断定”。」

※以上为编辑部对帖子群的总结和整理,并非引用特定发言者(基于各平台动向观察的编辑性描述)。


今日可用的「更正评论」模板

  1. 标签:〈事实误认的可能性〉/〈这是错误信息〉

  2. 要点:用一句话说明正确事实(优先使用数字和专有名词)

  3. 参考:验证来源(公共机构、原始研究、事实核查)

  4. 语气:不是攻击,而是“信息共享”的姿态

例:「〈事实误认的可能性〉这项研究不基于○○年的数据,结论是错误的。详情请参阅△△(公共机构/同行评审论文)。」


  • 可做的事情:简短、具体。链接限制为一个。

  • 应避免的事情:人身攻击/“谣言”等强标签先行/无确证的断言。

  • 避免错误更正:发布前至少通过事实核查机构或原始资料进行“至少一点”的验证。新闻

为运营者和社区准备的检查清单

  • 监控:警报应涵盖“帖子正文+评论区”。设计应能捕捉评论中的「警告信号」。菲兹.org

  • 显示设计:确保准确的更正“易见且易再提示”。(例如:置顶显示、笔记功能、摘要徽章)

  • 教育:数字和媒体素养是「辨别真伪+评估评论可信度」的双轮驱动。新闻

  • 评估:效果可能仅限于“小至中”。KPI应更偏向“准确性指标”而非点击或互动。错误信息评论


结论:通过小小一句话的“合力”,改变时间线的氛围

社交媒体的评论,若不加以管理,会成为噪音。然而,若能积累起简短、准确且礼貌的更正的“临界量”,我们的信息环境将得到切实改善。平台的设计和市民的行为——这两者的智慧设计,是应对错误信息的“不迟不躁”的现实路径。剑桥核心


参考文章

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评论可能作为应对错误信息的「快速警告信号」发挥作用。
来源: https://phys.org/news/2025-10-social-media-comments-quick-misinformation.html

由 Froala Editor提供技术支持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