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Apple与美国制造iPhone的未来:3,500美元的iPhone?美国生产中隐藏的“成本陷阱”

Apple与美国制造iPhone的未来:3,500美元的iPhone?美国生产中隐藏的“成本陷阱”

2025年07月07日 00:40

1. “在美国制造iPhone”——重燃的回流争论

2025年5月23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Truth Social上宣布,对未在美国制造的iPhone征收25%的关税,苹果股票瞬间暴跌超过2%。此外,在6月底,他还暗示对欧盟征收额外关税以及对三星设备施加同等处罚,市场再次因保护主义风险而动荡。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theguardian.comreuters.com


受此言论影响,X(前Twitter)上#iPhoneTariffs #MadeInUSAiPhone等标签迅速飙升。有人纷纷发帖表示“如果在美国制造,13万日元的iPhone将涨到40万日元”,还有科技界的意见领袖冷嘲热讽地表示,“象征性地在美国组装一条生产线毫无意义”。twitter.comtwitter.com

 



2. “美国制造手机”的先驱 Moto X——理想仅一年即破灭

然而,“在美国制造iPhone”这一想法本身并不新鲜。曾属于谷歌的摩托罗拉在2013年推出的“Moto X”就在德克萨斯州沃斯堡工厂进行最终组装,并大力宣传为“星条旗手机”。由于其定制背壳和激光刻印,使得“每台设备都由用户设计”这一特点引起了热议,当时被称为奥巴马政府“回流推动”的象征。en.wikipedia.orgen.wikipedia.org


然而,2014年5月,由于高成本和低销量,Moto X工厂关闭。员工人数从高峰时的3800人减少到仅700人,摩托罗拉总裁Rick Osterloh透露,“在智能手机上维持如同汽车般的熟练生产线是不可能的”。arstechnica.comtechtimes.com


3. Apple 面临的三个“现实”

  1. 供应链的距离与密度
    iPhone的超过三万个零部件在“同一天”汇集到深圳和郑州,并在24小时内组装,48小时内装船。在美国,没有能够以这种密度调配物料的Tier2/3供应商网络。

  2. 人力×自动化的最佳解
    更新换代快的智能手机被认为“灵活的人力”+“部分机器人”的混合是最佳选择。在短期集中量产中,较之人工成本,“启动时间”更为关键,美国没有工厂能与平均时薪2.5美元且能应对夜班的深圳生产线竞争。

  3. 价格弹性壁垒
    《财富》杂志估算,“如果iPhone 100%在美国生产,售价将高达3500美元”。作为避免关税冲击的代价,这实在太高。fortune.com


4. SNS反映的“现实”——支持与讽刺交织

  • 支持者:“就业将复苏”、“网络安全将提高”等爱国推文随处可见。特别是锈带州的用户呼吁“重启沃斯堡工厂!”

  • 怀疑者:“成本由谁承担?最终还是消费者”、“如果iPhone涨到40万日元,我只会转投Pixel”等实用观点为主。

  • 病毒式讽刺:以插图为“$3,499的iPhone 16 Pro Max”为主题的迷因在X和TikTok上传播,“可选‘半导体为台湾制造’”等评论获得超过3万个“赞”。
    这种温差表明,Moto X经历的“爱国品牌化→高价→失速”的轨迹仍然记忆犹新。


5. 从Google/Motorola学到的五个教训

教训Moto X的经验对Apple的启示
① 象征效应与实际的差距“星条旗手机”引发话题,但销量仅为预期的三分之一即便生产“限量版iPhone”,整体成本也不会降低
② 定制化的两难“Moto Maker”的多品种少量导致良品率下降Apple通过SKU整合来保持利润率
③ 劳动惯例的壁垒习惯于每周7天轮班的中国工厂 vs. 劳动法严格的美国在需求高峰期难以确保夜班
④ 垂直整合的局限仅将最终组装移回美国会增加物料运输成本无法切断富士康的“全流程一体化”模式
⑤ 公关与投资回收时间开业一年即关闭——仅剩下公关成本与周期较长的Apple Silicon战略不相容


6. 是否仍有探索“国内生产”的途径

(A) 混合组装模式
仅在美国进行最终质量检查和定制刻印,主要组装放在墨西哥或哥斯达黎加——即所谓的“NAFTA区分散模式”。在保持关税规避效果的同时,降低劳务成本。


(B) 自动化重点小规模生产线
应用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型机器人自动化,生产量有限的“iPhone Studio Edition”。既能确保广告效果,又能积累学习数据,符合Apple擅长的规模扩展战略。


(C) “政治性AppleCare”
如果关税成为现实,Apple可以通过将“关税相当部分”赋予AppleCare+等补偿措施,避免实际价格上涨,同时宣传国内就业创造。


7. 结语——超越“星条旗手机”

Moto X工厂作为“美国制造手机复兴”的旗帜曾辉煌一时,但光芒仅维持了12个月。Apple和特朗普政府所追求的“美国制造”iPhone,必须同时解决国家战略、供应链和消费者价格这三个层面的难题。Google/Motorola的失败表明,“仅凭爱国心无法驱动生产线”这一冷酷现实。
即便如此,随着AI和机器人在2025年后迅速发展,部分国内回流将再次被挑战。关键在于,不仅仅是关税压力,而是能产生“速度与灵活性”的下一代智能工厂的创新。


参考文章

在特朗普敦促Apple在美国制造iPhone之际,12年前谷歌在德克萨斯州制造智能手机的短暂尝试提供了重要的教训。
来源: https://fortune.com/2025/07/05/what-apple-trump-can-learn-google-motorola-moto-x-made-in-america-smartphone/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