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200年间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减少了60%:城市能否实现十倍“绿化”? 科学研究亲子之间与自然的关系

200年间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减少了60%:城市能否实现十倍“绿化”? 科学研究亲子之间与自然的关系

2025年08月11日 11:26

1)200年的下降趋势——数字讲述“经验的灭绝”

“我们与自然有多么紧密的联系?”——面对这个看似模糊的问题,最新研究用具体的数字给出了答案。英国德比大学的理查德森教授通过一个包含城市化进程、邻近生物多样性退化以及“从父母到子女”自然倾向难以传承的结构的代理人基础模型(ABM),重现了从1800年到现代的“与自然的联系”的轨迹。结果显示“下降了约60%”。书籍中出现的自然词汇频率也描绘了相同的曲线,1990年下降了60.6%(目前已回升至52.4%)。卫报


2)“联系”不是一种感觉——由父母和城市结构决定

这项研究的关键在于将心理学构成概念“自然连接性”视为由城市绿化量(机会)、人们对自然的注意和依恋倾向(导向),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传承”所驱动的社会—生态系统。模型描绘了城市化如何削弱“机会”,以及父母无法传递自然倾向时,下一代的初始值也会降低的负反馈。MDPI


3)30%是不够的——需要“10倍”的绿化

“增加公园就能解决问题吗?”如果这样问,答案可能是“不足够”。研究团队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即使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绿地“增加30%”,也不足以扭转趋势。需要的是“10倍规模”。换句话说,不是点状的公园,而是整个城市变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图景。研究还表明,如果在未来25年内能够转变教育和城市建设,已经进入恢复模式的“联系”可以自我驱动(自我强化)。卫报


4)每天4分36秒——现代“理所当然”带来的影响

《卫报》介绍了在英国谢菲尔德,人们在自然空间中度过的时间平均每天仅为“4分36秒”。通勤—室内—智能手机的日常连接,缩小了自然体验的“分母”,并加剧了跨代的断裂。这是一个影响心理健康和环境关怀行为的“结构性生活设计”问题。卫报


5)SNS的反应——希望、不安与实践交织

这则新闻在SNS上也引发了讨论。在环保社区中,许多人表示认同“城市生活的常态化正在侵蚀自然体验”,同时也有“如何量化‘联系’?”的质疑。在Reddit的讨论中,户外教育的从业者分享了“最初害怕土壤和昆虫的孩子,通过多次体验会改变。父母带领他们去,修复是可能的”的感受。以下是部分内容(意译和要旨)。

“这项研究结合了城市化和代际传承的因素。有趣但也显得主观。”(对测量方法的质疑)
“中学生害怕土壤。但到年底会改变。父母,请带孩子去露营。”(来自现场的声音)
“室内工作不足为奇。没有时间外出。”(生活结构的问题)
(来源:r/collapse 相关讨论。完整帖子请参见链接)Reddit


6)“活动”无法恢复——应该设计什么

短期的自然体验活动(例如:#30DaysWild)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但在阻止代际断裂方面的力量有限。有效的是“早期且反复”。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将亲子参与的“日常”自然体验纳入课程设计,并像家庭作业一样带回家。心理学研究表明,“接触”“情感”“意义”“关怀”“美的感受”是延伸“联系”的主要途径,而非知识。教材应倾向于通过五感体验,而不是“记名字的练习”。卫报PLOS


7)城市规划的翻译——将“10倍”落到实处

“10倍”听起来夸张,但在城市生态学中,将街道树木、校园、停车场、屋顶、阳台、退缩空间、河岸等所有公共/半公共空间同时视为“自然网络”的想法正成为主流。例如,“3-30-300”的标准——从家中能看到3棵树,地区树冠覆盖率30%,300米内有公园——在居民健康和韧性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验证。MDPI


8)对日本的启示——“家庭设计”和“城市再分配”

在超城市化社会的日本,平日的移动和室内工作容易导致“自然零分钟”的日子。对策有两层。
(1)家庭×学校:每周一次的“户外作业”,幼儿园的“森林幼儿园”型项目,与PTA合作的亲子自然观察会。
(2)城市再分配:校园草坪化和生物园化,通学路的树木带,屋顶菜园的标准化,河流和水渠的动植物走廊再生,停车场的透水化和周边植栽的义务化。


这些不是“活动”,而是重写生活操作系统的工作。


9)最后——语言开始回归

也有好消息。自然词汇的出现频率近年来有所回升,文化方面可能正在萌生“感度的复权”。重要的是,将语言的复兴桥接到体验的复兴。能否将注意自然的机会作为“日常”传递给孩子和居民——这是关键所在。卫报


参考文章

“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在200年间减少了60%”研究显示
来源: https://www.infomoney.com.br/mundo/conexao-humana-com-natureza-caiu-60-em-200-anos-diz-estudo/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