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习近平与特朗普会谈,时间紧迫:最后期限是秋季 ─ 习近平与特朗普的峰会能否实现?

习近平与特朗普会谈,时间紧迫:最后期限是秋季 ─ 习近平与特朗普的峰会能否实现?

2025年07月05日 00:56

Official White House Photo by Shealah Craighead


1. 「时钟指向秋天」——吴心伯的警告

「如果打算在秋天举行首脑会谈,现在就必须开始全面调整。时间限制正在逼近。」7月4日下午,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世界和平论坛上,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如此开场。与会的国内外研究人员久违地听到了如此具体的美中关系“截止日期”。ndtvprofit.com


吴氏的信息背后,是6月初特朗普与习近平的电话会谈中勉强维持的新“贸易休战”。两位首脑承诺在伦敦会谈达成的框架基础上“重新启动稀土出口”和“美国放宽部分高科技出口限制”,但实际操作的延误开始显现。firstpost.com



2. “电话会谈是特朗普方面的请求”——SNS反映的主导权争夺

6月5日上午,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官方X(旧Twitter)账号发布的一句话引发了波澜。


「习近平主席周四与特朗普总统“应其请求”进行了电话会谈」newrepublic.com

“at the latter’s request”——这个短语一夜之间让#XiTrumpCall 成为全球趋势,

  • 「最终是特朗普“请求”了电话吗」(美国保守派影响者)

  • 「中国方面的挑衅性说法」(美国智库研究员)

  • 「作为外交礼仪是普通的表达。不要过度反应」(中国外交评论家)

这样的交锋持续着。拥有数千名粉丝的中国经济类KOL的帖子中,有数百条评论写着「‘时间不够的是美国’」,而在美国方面,则有「‘又要为北京铺红地毯了’」的冷嘲热讽标签#CarpetDiplomacy 传播开来。



3. “第二次特朗普政权”的计算——贸易休战的内情

当前的贸易框架是被称为“伦敦协议”(6月10日)的临时协议。中国承诺

  • 重新启动稀土磁铁的出口

  • 扩大半导体制造用光刻胶的进口配额

,美国则

  • 加快乙烷出口的审批

  • 免除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许可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稀土供应正在恢复中」,但出口量未达到高峰期的七成。ndtvprofit.com

在白宫内部,贸易团队比国务院和国防部更为突出,但吴氏警告称「安全保障和执法渠道的对话才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台湾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也无法安心加入代表团,这是财界的真实想法。



4. 秋天的剧本:APEC首尔会议和“北京往返路线”

在外交日程上,最现实的是10月底的APEC首尔首脑会议。吴氏表示「通过首尔进入北京的“两站式方式”是最低成本」。假设10月28日APEC闭幕,29日在北京举行会谈,

  • 9月上旬:实务者协商

  • 9月下旬:外长和财长级对话

  • 10月中旬:首席谈判官级别的磋商

这样的“逆算日历”是必要的,但目前的初步行动迟缓。ndtvprofit.comfirstpost.com



5. 台湾和南海——“战争难以想象但并非不可能”

在论坛前一天登台的刘建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指出「美中战争‘难以想象’,但台湾和南海可能成为火药桶」。台湾总统府对此表示「维持台湾海峡现状是地区的首要任务」。美国国会在6月底通过了“台湾防卫协商法案”,北京则强烈反对称其为「内政干涉」。ndtvprofit.com


在SNS上,中国的军事博主发帖称「‘如果握着台湾牌进入北京就不需要会谈’」,一天内获得了1万次转发。美国方面的影响者则煽动称「‘硬汉特朗普不可能在台湾问题上妥协’」。在线舆论作为“看不见的约束”正在发挥作用,可能会缩小两国政府的谈判空间。



6. 商界的焦虑——围绕CEO们的“邀请名单”

据彭博社报道,白宫从6月底开始非正式地向美国大型企业确认「是否愿意随行北京」。半导体、EV、农业相关的超过30家公司被列为候选。一位半导体企业高管匿名表示「比起担任护送角色,更关心出口限制的细节」。finance.yahoo.com


另一方面,中国商务部内「‘恢复与美国经济界的联系是战略利益’」的意见占据上风,但安全保障部门对「在IT和量子领域招募美国企业持谨慎态度」的立场没有改变。



7. 吴心伯的“两项建议”——北京期待的“访中成果”

吴氏列举了特朗普访中的两项成果。

  1. 公开承认“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商业伙伴”

  2. 美国重申“不支持台湾独立”的立场

特朗普以“交易制造者”而闻名,但同时也面临国内保守派批评其“过于亲中”的风险。吴氏表示「在北京的发言可以与美国国内不同,采用‘双重逻辑’也无妨」,强调应优先考虑实质性成果。ndtvprofit.com



8. 网民的真实想法:标签分析

截至本文撰写时(7月5日18时 JST),主要标签的帖子数量(TweetBinder调查)

标签数量主要语言趋势
#XiTrumpSummit68,000英语、中文期待达成协议与怀疑各占一半
#CarpetDiplomacy22,300英语讽刺特朗普访华
#中美首脑会晤18,900中文政府支持的肯定论居多
#台湾卡12,400日语、中文对台湾问题的警惕



9. 专家的视角:“习-特朗普会谈”意味着什么

  • 贸易政策的暂缓
    如果秋季会谈实现,双方至少会达成冻结至2026年初的额外关税的“君子协议”的预期很强。

  • 技术脱钩的“选择性停止”
    在半导体设计软件和AI云基础设施出口方面,加快许可证审查,而中国方面则预计会加强知识产权侵害的抑制措施。

  • 地缘政治风险的局部降低
    台湾海峡的偶发冲突风险不会立即消失,但首脑间热线的重启将是危机管理上的重大进展。



10. “最后的几米”由谁来跑——总结

吴心伯的“时间限制”发言正面揭示了准备不足的现实。白宫召集企业界人士,中国方面调整外务和公安渠道的会谈框架——能否跑完这**“最后的几米”**,将左右2025年后半期的世界经济和安全保障。


SNS上的声音有时过于激进,但反映的是美中双方“迫使对方让步的舆论”。在秋季的北京,两位首脑将如何驾驭这种氛围。剩下的时间不多,世界在屏息以待。ndtvprofit.com##HTML_TAG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