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学校设立“SNS咨询室”:德国调查揭示教育的作业 - “想停却停不下来的”SNS

学校设立“SNS咨询室”:德国调查揭示教育的作业 - “想停却停不下来的”SNS

2025年09月24日 15:43

导入:不断增加的“自觉过度”

德国的Vodafone Stiftung(基金会)公布的最新青年调查同时揭示了SNS的“功”与“过”。根据对1,046名14至20岁年轻人的代表性调查,69%每天使用SNS超过2小时,27%每天使用超过5小时。同时,**61%的人表示“将其他重要的事情推后”**。他们自己也意识到过度使用,约半数(47%)定期反思,采取关闭通知(69%)或“休息模式”(51%)等自我对策,但仍然存在“无法如愿减少”的现实。Vodafone Stiftung


此外29%的人表示感受到数字压力和罪恶感等“强烈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女生更容易受到比较和排斥的影响(52% vs 男生31%)。SNS一方面是娱乐、与朋友联系和创作的场所,另一方面也是“FOMO(害怕错过)”和自我评价动摇的温床。Vodafone Stiftung


“禁止”不如“支持”——年轻人达成的共识

尽管有时会妨碍学习,60%的人赞成在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重要的是,超过八成的人希望扩大学校的媒体教育,而不是简单的“家长作风”。需要的是支持自律的环境,如强化专注力和时间管理的实践性项目,设置“SNS咨询时间”等。Vodafone Stiftung


然而,51%的人表示“从未在学校学习过如何使用SNS”,53%的人表示家庭中没有明确的规则。这意味着仅依靠年轻人的自助努力是不够的,制度性的“伴随”不足。这是政策和教育的高影响力领域。Vodafone Stiftung


用数据解读“自我控制”

根据Heise的详细报道,“想减少”和“无法减少”之间的差距很大。尽管能找到有助于学习的内容,**65%的人认为“妨碍学习”**,**45%的人表示“无法长时间专注而不查看SNS”。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改善“设计(选择架构)”**——如通知设计、增加学习时间的摩擦、明确时间限制等——是关键。heise online


国际及现有研究对比

在国际上,父母一代对SNS的负面影响深感担忧,而青少年倾向于多因素看待(美国Pew, 2025)。此外,对青少年的纵向分析显示,SNS使用增加→抑郁症状上升(逆因果关系有限)的信号(UCSF, 2025)。另一方面,SNS也被证实有减少孤独感和支持边缘化群体联系等积极方面,“全面禁止”效果不佳的见解也存在。**关键在于“情感调节和自律支持”**。Pew Research Center


在德国国内,约四分之一被估计为风险/病理性使用(DAK, 2025),此次结果延续了这一趋势。不仅要减少过度使用的“总量”,还需改变“质量”的学习支持(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情绪自我调节技能)是必要的。DAK Gesundheit Home


SNS的反应:什么引起了“共鸣”

  • 基金会官方Instagram以“‘教育而非全面禁止(Bildung statt Pauschalverbot)’”为主题,**直观地展示了“3/4的人使用超过期望”的事实。传播的核心是“支持而非时间”**的信息。Instagram

  • **媒体的详细报道(Heise)深入探讨了学校规则的实际情况和性别差异,将讨论引向“自律机制的构建”。在SNS上,讨论“校内手机规则的利弊”不如讨论“学习设计”**的帖子更为显著。heise online

  • 相关报道(Fundscene、Presse Augsburg、Naanoo等)重复了主要数据,如“5小时以上为27%”和“29%感受到强烈负面情绪”等标题。新闻的“定量钩子”很容易转化为X/Instagram的摘要图片和短视频,这也是传播的原因之一。fundscene.com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对个别帖子的评论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在本文中,我们参考了官方发布、初次报告和主要媒体的要点,整理了在SNS上反复引用的论点轴。Instagram


那么,应该做什么:实践中的应用

  1. “课程×专注设计”:在考试前通知统一屏蔽规则/校内Wi-Fi的学习模式/短时间番茄钟+SNS冷却等,设计行为摩擦。heise online

  2. “咨询的常设化”:定期的SNS咨询时间虽然支持率高,但实际利用率低。结合“低门槛”和同伴支持,通过跨年级的导师制度来运作。heise online

  3. 家庭的微型共识形成:就“场景”而非使用时间达成共识(睡前、学习时、用餐时)以及通知和声音设计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定义。从研究上看,**“比起全面禁止,自我调节技能训练”更有效**。mental.jmir.org

  4. 跨学校的媒体教育:将信息真伪、情感调节、如何与比较保持距离纳入课程。以假新闻和网络暴力的实际案例为素材,进行“不看自由”的练习。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


总结:#LessButHow(想减少,但怎么做?)

此次调查显示,年轻人已经理解“问题”这一事实。从禁止或接受的二元对立中解脱出来,通过“机制”支持自我控制的方向——。学校、家庭和产业的合作来设计“想减少却无法减少”的解决方案,刻不容缓。Vodafone Stiftung


参考文章

年轻人常常在社交媒体的自我调节上失败
来源: https://business-panorama.de/news.php?newsid=6673398

由Froala Editor提供支持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