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GLP-1之后是“微蛋白”:开启肥胖和衰老治疗的新路径 - 『1个mRNA=1个蛋白质』的常识崩溃之日

GLP-1之后是“微蛋白”:开启肥胖和衰老治疗的新路径 - 『1个mRNA=1个蛋白质』的常识崩溃之日

2025年09月01日 12:42

1. 发现了什么—「微小但核心」

“微蛋白”是由大约100个氨基酸组成的极小蛋白质,长期以来被视为“基因噪声”。这次,Salk研究所明确指出,其中之一SLC35A4-MP在小鼠中作为维持棕色脂肪线粒体结构的“基石”,影响在寒冷或高脂肪饮食等代谢压力下的抵抗力。缺失SLC35A4-MP会导致线粒体肿大、变形、炎症化,能量代谢无法启动。由于棕色脂肪是体温维持和能量平衡的核心,其功能失调会波及全身代谢。 Phys.org


2. 背景—「mRNA编码单一蛋白质」时代的终结

传统上,“一条mRNA编码一种蛋白质”的教科书式理解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从mRNA上游的“上游ORF(uORF)”中,独立翻译的小蛋白质群不断被发现。SLC35A4-MP也是其中之一,2024年首先被报道为“定位于内线粒体膜(IMM)的103个氨基酸的单次膜穿透型微蛋白”。此次论文在生物体水平验证了其在棕色脂肪中的作用,支持了其功能重要性。 PMC


3. 研究要点—敲除×棕色脂肪×代谢压力

研究团队制造了在棕色脂肪中缺失SLC35A4-MP的小鼠。在寒冷暴露和高脂肪饮食的“负荷测试”中,研究了棕色脂肪的代谢响应。结果显示,缺失个体中棕色脂肪线粒体的形态崩溃(肿大、嵴异常)、功能下降、炎症增强被观察到,未能启动热生成所需的代谢。线粒体结构维持本身成为代谢适应的瓶颈。 Phys.orgScience.org


刊载杂志:Science Advances(2025年8月29日公开)
论文标题(摘要):SLC35A4-MP是调节棕色脂肪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uORF来源微蛋白 Science.org


此外,蛋白质组学的原始数据也被公开,提供了广泛的重新分析空间。为药物研发和其他组织的验证提供了“再现性基础设施”。 EMBL-EBIproteomecentral.proteomexchange.org


4. 为什么重要—GLP-1之后的“线粒体保全”战略

肥胖、2型糖尿病、与年龄相关疾病的治疗因GLP-1受体激动剂的崛起而发生了地壳变动。但与主要靶向食欲和饮食行为的GLP-1不同,此次的关注点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线粒体的健康。线粒体结构保全的崩溃会导致棕色脂肪无法发挥热生成(非颤抖热生成),整个代谢变得迟缓。结合关于线粒体磷脂组成和UCP1控制的先行研究,**棕色脂肪的“引擎维护”**可能成为有前景的药物研发方向。SLC35A4-MP被视为该“维护工”的候选者。 Science.org


5. 整个领域的背景—迈向“微蛋白药物研发”

到2025年,报告了通过CRISPR筛选识别出在脂肪细胞中功能的多个微蛋白的成果,显示出脂质代谢和脂肪积累由微小肽控制的图景愈发清晰。**被忽视的“暗黑蛋白质组”**被照亮,针对肥胖和老化相关疾病的新靶点“种子”正在迅速增加。 PNAS


6. 社交媒体的反应—热情与谨慎的“温差”

 


  • 第一作者Rocha氏(X):强调本研究建立在2024年的IMM定位报告基础上,并在生物体水平上展示了功能。研究者社区纷纷送上祝贺。 X (formerly Twitter)

  • 临床医生账号(X):介绍论文标题的同时,提醒这是小鼠研究,指出与人类应用之间的距离。 X (formerly Twitter)

  • 媒体官方(Threads):作为参与棕色脂肪线粒体结构维持的新微蛋白,向公众介绍要点。提及药物研发的可能性,引起关注。 threads.net

总体而言,研究者和技术人员层面欢迎作为“机制的里程碑”,而临床相关层面则谨慎地认为“人类验证和药理学仍需进行”。可以看到健康的温差。


7.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三个实际论点

  1. 靶点合理性(T):SLC35A4-MP是否在棕色脂肪以外的组织—如骨骼肌或肝脏中也发挥作用。定位、表达和表型的地图制作是当务之急。 MDPI

  2. 模式选择(M):通过小分子增强功能?肽类给药?还是mRNA/基因治疗?IMM定位蛋白质的可药性门槛较高。

  3. 人类外推(H):需要基于人类棕色脂肪的可塑性和差异进行验证(即使在成人中也存在,并有助于代谢和体温调节)。如何在临床前展示代谢和安全性的平衡。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8. 风险和局限—「小而复杂」

  • 种属差异:在小鼠中观察到的效果不一定适用于人类。

  • 作用点的复杂性:SLC35A4-MP有助于“结构保全”,但具体的分子相互作用和下游网络仍有未解之处。

  • 可药性:内线粒体膜药物投递的难度高,药物设计上需要创新。
    这些表明,此次成果是“起点”。 Science.org


9. 总结—「被忽视的小钥匙」

SLC35A4-MP是支撑线粒体这个能量工厂的**“梁”**的小工匠。为了挑战肥胖、老化、线粒体病这些“难关”,我们开始不仅仅依靠巨大的锤子,还拿起了精密的扳手=微蛋白。接下来需要的是人类数据和可达IMM的模式。 Phys.org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参考文章

研究人员发现控制小鼠脂肪细胞代谢健康的新微蛋白
来源: https://phys.org/news/2025-08-microprotein-metabolic-health-mouse-fat.html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