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叹气、咂舌、强制参加聚会……职场灰色地带的骚扰现象——令外国人惊讶的“未满骚扰”的日本职场文化——

叹气、咂舌、强制参加聚会……职场灰色地带的骚扰现象——令外国人惊讶的“未满骚扰”的日本职场文化——

2025年07月07日 16:36

目录

  1. 前言:为什么“灰色地带”是个问题

  2. 灰色地带骚扰的具体例子

  3. 受害者的声音和心理影响

  4. 日本特有的“空气”文化和沉默的同调压力

  5. 与海外的比较:欧美的应对差异

  6. 外国劳动者感受到的“无形墙壁”

  7. 法律灰色地带的陷阱

  8. 企业的应对实例和改善措施

  9. 消除灰色地带:个人和组织的行动

  10. 外国人“安心工作”需要知道的事情

  11. 结语:如何面对职场的“无形暴力”

  12. 参考文章列表




1. 前言:为什么“灰色地带”是个问题

“骚扰”这个词在日本已经广为人知,但其界限却模糊不清。并非像“性骚扰”“权力骚扰”等明确的非法行为,而是指那些即使本人无意也会给他人带来心理痛苦的言行,这就是灰色地带骚扰。




2. 灰色地带骚扰的具体例子

  • 叹气、咂舌、无视

  • 过度要求报告、联络和商谈

  • 工作分配上的明显差异

  • 强迫参加聚会或无声的压力

  • 在日报和进度会议上的微侵略

  • 笑着的“戏弄”或“嘲笑”


这些行为往往被正当化为“开玩笑”或“关心”,但对接收者来说却是明确的精神压力。




3. 受害者的声音和心理影响

从实际遭受灰色地带骚扰的人们的证言中,可以看到以下严重影响。


  • 工作动机下降

  • 抑郁状态、睡眠障碍

  • 自我肯定感下降

  • 决定辞职或转职




4. 日本特有的“空气”文化和沉默的同调压力

在日本的职场中,即使没有直接命令,也强烈要求“察言观色”。因此,虽然没有明确的强制,但容易从周围的行为和反应中感受到无声的压力。




5. 与海外的比较:欧美的应对差异

在欧美,骚扰的定义明确,更注重加害方的“意图”而非“受害者的感受”。此外,内部举报制度和第三方机构的咨询体系也已完善,存在一个不论“谁是上司”都能轻松发声的环境。


与日本的主要差异:

  • 欧美:重视言语和行为的影响

  • 日本:优先考虑意图、空气和上下关系的文化




6. 外国劳动者感受到的“无形墙壁”

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中,常有“虽然没有被责备却感觉被指责”、“同事一沉默就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的声音。


这表明,日本特有的“模糊压力”对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来说是巨大的心理压力。




7. 法律灰色地带的陷阱

许多灰色地带骚扰不在劳动基准法或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的适用范围内。因此,劳动基准监督署和律师也常常难以应对,常有“没有证据就无法行动”的情况。




8. 企业的应对实例和改善措施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采取以下对策。

  • 年度实施骚扰培训

  • 为外国人设立多语言咨询窗口

  • 扩大匿名内部举报制度

  • 包括日常对话的“无意识歧视”教育




9. 消除灰色地带:个人和组织的行动

  • 上司:给下属明确指示,不让他们“察言观色”

  • 同事:感到不对劲时勇于发声

  • 企业:保护发声员工的机制

  • 外国人:寻找能够解释文化差异的支持者




10. 外国人“安心工作”需要知道的事情

  • 有可以明确说YES/NO的文化

  • 可以拒绝未经同意的参与(聚会或杂务)

  • 感到身心异常时,利用公司外的咨询窗口

  • 也可考虑利用劳动局或NPO提供的免费咨询




11. 结语:如何面对职场的“无形暴力”

为了日本社会真正“接受多样性”,不仅需要明确的加害行为,还需要理解通过“空气”伤害他人的结构。倾听无法发声者的“异样感”,使模糊的暴力可视化并加以改善——这就是创造“易于工作的日本”的第一步。




🔍 参考文章列表

  1. 厚生劳动省「职场中的骚扰对策手册」(2023年修订)
     https://www.mhlw.go.jp/content/000911182.pdf

  2. JILPT『日本的外国劳动者与骚扰问题』(2024年6月)
     https://www.jil.go.jp/institute/research/2024/documents/foreign-worker-harassment2024.pdf

  3. NHK今日焦点「职场中‘无法言说’的空气带来的痛苦」(2024年9月)
     https://www.nhk.or.jp/gendai/articles/4721/index.html

  4. 朝日新闻「灰色地带骚扰的界限是什么」(2025年2月)
     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R2Z6W1FR2ZULFA01C.html

  5. 东洋经济在线「‘强制聚会’已经过时了吗?」(2025年3月)
     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727289

  6. 外国劳动支持中心(JAFSA)咨询指南页面(多语言支持)
     https://www.jasso.go.jp/en/ryugaku/kyoten/supportcenter/index.html

  7. OECD报告「职场多样性与包容性:日本与西方国家的比较」(2023)
     https://www.oecd.org/employment/diversity-and-inclusion-in-japan-and-western-workplaces.htm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