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你感觉如何?》一句话推动重复购买——写评论让“自己”成为粉丝:情感表达产生忠诚度的悖论

《你感觉如何?》一句话推动重复购买——写评论让“自己”成为粉丝:情感表达产生忠诚度的悖论

2025年11月07日 00:22

引言——评论的“发送者”能获得什么

评论一直被认为是为“读者”提供信息。然而,最新研究指出,撰写评论的行为本身会改变“撰写者未来的行为”。伦敦城市大学贝叶斯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联合研究表明,基于情感的评论会提高撰写者的推荐和再次购买意愿,而基于事实和分析的评论则有降低的趋势。该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Marketing》上。


研究设计——在三个背景下验证

研究分为三部分。

  • 实地实验(N=4,016):在中国的家政服务平台上,通过金钱激励和“情感表达”问题来操控评论的撰写方式。情感表达越多,撰写者的再次购买和推荐概率越高,而详细和理性的描述则降低了这些概率。

  • 情境实验(约1,900人):在控制质量的播客体验中,随机分配情感引导/事实引导的问题。结果重现,分析性内容抑制了推荐和再次购买。

  • 观察数据分析(约9,000件,超过2,000次搭乘体验):在自然发生的航空评论中,也确认了上述趋势。


结论1——“信息量—忠诚度的权衡”

对读者有益的“信息丰富的评论”可能会削弱撰写者的忠诚度。对于简单的服务或高价商品,经验丰富的客户,长评论与忠诚度不匹配的差异性效果也被展示出来。也就是说,“收集越详细的评论,撰写者的再次购买和推荐可能会下降”。


结论2——问题的措辞决定一切

平台方的“提问方式”会改变行为。
“你对这个产品有什么感觉?”或“访问的亮点是什么?”等情感引导的问题会提高撰写者的推荐和再次购买。而“优缺点是什么?”“详细描述你的体验”等认知引导的问题则会引发批判性思考,抑制再次购买和推荐。评论征集表或NPS自由描述栏中的微小措辞会影响实际购买——这是本研究的实际意义。


为什么会这样——行为机制的假设

本文并未以直接验证机制为主,但从结果中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1. 自我一致性和故事化:将情感语言化的过程是将体验重新编织成“自己的故事”。故事为再次选择提供理由,加强推荐和再次购买。

  2. 反刍性思考的成本:详细列举优缺点会促使“重新审视”。替代比较被激活,满意的信心减弱。

  3. 认知负荷的差异:长文和分析给撰写者带来负担,结果是小的不满被放大解释。
    (※以上是论文的归纳性解释,理论化是今后的发展课题)


实际影响——评论工程的基本设计

  • 根据商品类型进行区分:

    • 简单/高价/经验者主导时,简短且引出情感。

    • 复杂/高参与/需要学习时,逐步收集信息,最后用情感总结。

  • 问题模板:

    1. “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2. “与购买前相比,你的感觉有何变化?”

    3. “用一句话概括?”

    4. (可选)“如果推荐给朋友,你会怎么说?”

  • 慎重使用长文指南:评论的“深入表单”应限于复杂商品或支持改进的场合。不要在所有情况下追求详细收集。

  • 平台实施:通过A/B测试对“问题措辞(情感引导 vs 认知引导)×字数上限×时机(收到后立即/一周后)”进行正交比较,再购买率和推荐率作为主要KPI。相关研究从不同方向表明,电子口碑的信任和社交媒体上的参与设计可能会影响忠诚度。


社交媒体的反应和周边背景(截至11月6日上午)

文章发布(当地时间11月5日)时间尚短,个别帖子的传播仍然有限,但在营销界的社区中,支持“评论不仅影响读者,也影响撰写者的行为”的观点。具体来说,

  • “情感引导的评论设计是合理的”:在传统的社交媒体研究中,品牌的情感积极性和用户生成内容与参与和推荐行为有关,本研究被认为补充了“撰写者行为变化”。

  • “AI生成的情感可能适得其反”:部分人对AI过度自动生成情感化文案表示警惕。真实性不明可能损害品牌信任,**“情感应真实”**成为口号。

  • “品牌忠诚度的定义整理”:社区解说中,考虑到以价格动机为中心的“客户忠诚度”和以情感和认同为中心的“品牌忠诚度”的区别,本研究的启示被认为更强烈地影响后者。

注:以上是截至11月6日(星期四)日本时间早晨的公开信息和开放社区帖子的总结,观察到的趋势总结。避免直接引用特定的社交媒体帖子ID或个人帖子,基于可再现的公开资料。


品牌检查清单(保存版)

  • 评论问题的第一问应询问情感

  • 对于高价和简单商品字数上限应设低

  • 体验后的“短情感”→一周后的“补充信息”两阶段收集

  • NPS自由描述使用“亮点/情感变化/一句话”模板简化

  • KPI主要指标为再购买率和推荐率,星级评价和字数为次要

  • 生成AI的文案需确保真实性(明确或混合编辑)


研究定位与未来

本研究将UGC研究的重心从“读者的效果”扩展到“撰写者的效果”,评论重新设计了自我归属和行为这一重要视角。未来,情感的离散类别(如喜悦/愤怒/惊讶等)以及文化差异、行业差异的影响也将被精细化。已经有新的初步报告表明,文化和商品类型会影响情感的表现,问题设计的本地化将成为下一个前沿。



出处

  • Phys.org新闻“情感化商品评论提高撰写者的品牌忠诚度”(2025/11/5)。研究要点、样本规模、问题示例、权衡概念。

  • 通过City St George’s的EurekAlert!新闻稿(2025/11/5)。各实验设计和主要结果的详细信息。

  • 《Journal of Marketing》发表信息(标题和DOI)。

  • 社交媒体/社区背景的参考:品牌忠诚度的定义解说(Reddit for Business)、情感信息的社交媒体效果研究、关于AI生成信息“真实性”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章

研究表明,撰写情感化商品评论可以提高品牌忠诚度。
出处: https://phys.org/news/2025-11-emotional-product-brand-loyalty.html

由Froala Editor提供技术支持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