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日本,7月的平均气温连续三年创下历史新高——比常年高出2.89℃,进入“酷暑常态化”阶段

日本,7月的平均气温连续三年创下历史新高——比常年高出2.89℃,进入“酷暑常态化”阶段

2025年08月02日 12:13

1. 发生了什么──“高出2.89℃”的影响

  • 事实:2025年7月日本的平均气温比平年(1991–2020的30年平均)高出2.89℃,连续3年刷新7月的历史最高纪录。自可比统计开始的1898年以来最高。超过了之前的纪录2024年(+2.16℃)。这不仅是单年的“酷暑”,而是酷暑常态化的进展。 (Japan Today)

  • 同期信号:日本各地频繁出现35℃以上的酷暑日,每周发生创纪录的中暑送医。7月最后一周有1周内10,804人被紧急送医,刷新了今年的最高纪录。城市地区夜间气温不降的热带夜和“创纪录的炎热夜晚”持续出现。 (The Japan Timesguyonclimate.com)

  • 国际背景:亚洲各国也面临酷暑,7月底日本和韩国同时经历了创纪录的高温。超越传统常识的夜间高温提升了健康风险。 (ガーディアン)



2. 为什么这么热?──气候与气象的复合因素

  1. 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
     根据观测和评估的综合报告,预计到本世纪末日本的平均气温将进一步上升,高纬度地区的升温幅度更大的情景也被提出。背景是温室气体的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大气和海洋循环的变化。 (气象厅数据)

  2. 海面水温(SST)的高位保持
     近年来,日本近海的海面水温持续高于平年,成为夏季暖气的供应源。2025年6月,太平洋一侧的SST也观测到了高位状态。 (推测的合理性基于JMA的月报和速报群的普遍知识解释)

  3. 北太平洋高气压的增强和扩展
     梅雨季节结束前后,势力增强至本州附近,带来晴天和焚风等,导致白天升温和夜间辐射冷却抑制的情况增多。这与2024年酷暑时的场景配置相似。(一般的气象解释)

  4. 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铺装和高密度建筑,夜间散热受到阻碍,热带夜增加。即使外气温上升相同,城市地区的体感负荷(热指数)也更高。(参照环境省的WBGT指导)(WBGT信息网站WBGT信息网站)



3. 从地区和时间段看“危险的炎热”

  • 白天(12–16时):气温上升+强烈日照+低风速的条件叠加,户外作业、社团活动、活动多次达到WBGT“危险”区域。计划性的休息、冷却和作业中止线的设定是必需的。 (WBGT信息网站)

  • 傍晚至夜间:高温高湿残留,导致难以入睡和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导致慢性疲劳和判断力下降。近年来,需要转变为**“最热的是夜晚”**的认知。 (ガーディアン)



4. 对社会的影响:健康、电力、经济、教育、体育

4-1. 健康影响

  • 急救送医的急增:2025年7月下旬的1周内10,804人被急救送医。高龄者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户外劳动者风险集中。自治体的冷却庇护所建设和社区看护机制迫在眉睫。 (The Japan Times)

  • 夜间高温和慢性风险:热带夜的增加对循环系统和肾功能造成负担,睡眠不足导致事故风险增加。WBGT不仅在白天,在室内也应参考,风扇不足时应适当使用空调。 (WBGT信息网站)



4-2. 电力供需

  • 空调需求的急增导致高峰时段电力紧张,暴露出地区和家庭的脆弱性。中长期来看,电源结构的转变和节能的提升同时被要求。 (OCCTO相关信息的参考) (Japan Beyond Coal 石炭火力発電所を2030年までにゼロに)



4-3. 经济与产业

  • 农业:高温导致稻米白未熟粒增加,果树晒伤,蔬菜生长延迟和品质下降。产量波动影响价格。

  • 旅游:酷暑将户外旅游的活动时间转移到早晚,白天则偏向室内和水边。京都等热门旅游地需要多语言化的中暑对策。(ガーディアン)

  • 劳动安全:建筑、物流、农林水产等户外比重高的工作场所需要明确**作业中断基准(WBGT)**,并提供冷却背心、吸湿速干服等。



4-4. 教育与体育

  • 研究机构的推算显示,到2065年左右,夏季户外运动大部分时间将难以安全进行。全国高中棒球等比赛时间已经在调整。社团活动向早晨、夜间、室内转移是关键。 (The Times)



5. 从科学角度看“热指数(WBGT)”的使用方法

  • WBGT是什么:气温、湿度、日照、风的综合指标。基于ISO 7243,是劳动和运动安全管理的世界标准。


  • 行动指南:

    • 危险(31℃以上):原则上停止/禁止户外运动。

    • 严重警戒(28–31℃):频繁休息、水分和电解质补充,避免过度运动。

    • 警戒(25–28℃):定期补充水分,身体不适者停止活动。

    • 注意(21–25℃):适时休息和补水。
      *数值参考环境省指导(因地区而异)。 (WBGT信息网站WBGT信息网站)


  • 实践技巧:

    1. 与市区町村的热警报联动,重新审视学校和职场的“中止基准”。##HTML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