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标志
  • 全部文章
  • 🗒️ 注册
  • 🔑 登录
    • 日本語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한국어
    • Deutsch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हिंदी
cookie_banner_title

cookie_banner_message 隐私政策 cookie_banner_and Cookie政策 cookie_banner_more_info

Cookie设置

cookie_settings_description

essential_cookies

essential_cookies_description

analytics_cookies

analytics_cookies_description

marketing_cookies

marketing_cookies_description

functional_cookies

functional_cookies_description

无法停止的“炙热连锁”——美国城市遭遇热浪激增80%的冲击

无法停止的“炙热连锁”——美国城市遭遇热浪激增80%的冲击

2025年07月27日 01:21

序章:灼热的时间线
7月25日上午7时,纽约的X(旧Twitter)时间线上充满了“Nothing smells better than NYC when it’s 90 °F 😂”这样的自嘲帖子,同时气象专业频道FOX Weather发布了“EXTREME HEAT ALERT: New York City is under a major heat dome…”的警报。热穹顶的中心气温比常年高出最多15°F,体感温度为105–115°F(40–46℃)。短短数小时内,标签#Heatwave2025接近600万次,“#GlobalBoiling”进入前十。新闻周刊


第1章:什么是热浪
热浪是指各城市1991–2020年常年值的90百分位以上的最高气温持续3天以上的时期。根据Climate Central对1970–2024年气象数据的分析,247个城市中有80%即198个城市的极端热浪增加,平均每年增加2次。climatecentral.org
最显著的增加是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北卡罗来纳州罗利、西弗吉尼亚州惠灵、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里,与50年前相比每年增加5次。这种“热天增加”的直觉得到了统计数据的支持。


第2章:热穹顶带来的“连锁反应”
本周,覆盖北美大陆的热穹顶将超过一亿人置于警戒区。纽约的热指数为105°F,东南部预计为115°F。卫报
当热指数超过100°F时,汗液散热受阻,心率急剧上升,容易发展为热痉挛→热疲劳→热射病。2023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告热相关死亡2,325例,超过洪水、龙卷风和雷击的总和。独立报


第3章:城市基础设施的危机
连续高温提高了电力需求的峰值,导致输电线下垂和变电站故障。2025年6月东北部的热浪期间,Amtrak因轨道膨胀而降低列车速度,首都华盛顿的旅游景点华盛顿纪念塔关闭。路透社
此外,“玉米湿”——玉米田的蒸腾作用提高了湿度,使中西部的体感温度上升最多+10°F。卫报


第4章:社交媒体上可视化的“体感温度”
社交媒体是热浪的“另一个温度计”。

  • 实用型: @ClimateCentral 发布了“198 cities now average two more extreme heat streaks every year than in the 1970s”的信息图,9小时内获得2.1万次转发。

  • 警戒型: 气象解说的@foxweather连发“EXTREME HEAT ALERT”。评论区充满了“NYC feels hotter than Phoenix?!”的惊讶声。新闻周刊

  • 自嘲型: 一般用户的“地铁像桑拿,公寓像烤箱,但房租不冻😫”的帖子获得1.5万个赞。这些言论比气象局发布更早地分享了“热的质量”,并与政府的冷却中心信息相互补充。


第5章:健康与性别、劳动的视角
连续高温提高了夜间最低气温,增加了失眠和循环系统风险。尤其是户外工人、孕妇和低收入群体更为脆弱。美国建筑巨头Fluor提前1小时开工,并分发便携式雾扇作为对策。路透社
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孕妇的深部体温比非孕期高0.3–0.5℃,因此热应力增加,低出生体重的风险被指出。


第6章:政策与适应措施

  • 城市绿化:洛杉矶的“Cool Pavement”已证明可将道路表面温度降低最多5℃,各城市正在考虑引入。

  • 现有基础设施更新:纽约在地铁站涂上隔热涂料,平均温度降低2℃。

  • 早期警报:将手机紧急警报与社交媒体标签结合,缩小语言/访问差距。


终章:‘地球沸腾化’时代的指南针
热浪的增加已超越单纯的天气话题,成为整个社会的风险指标。社交媒体实时可视化“体感”,研究人员通过大数据解析因果。被问及的是,将“气候适应”融入城市设计和生活方式标准的意愿。现在时间线上流动的“#StayCool”,或许正是我们未来的集体智慧。


参考文章

美国城市极端高温的连续增加了80%。
来源: https://www.independent.co.uk/bulletin/news/heat-streaks-high-temperatures-cities-b2796382.html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 返回文章列表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政策 |  Cookie政策 |  Cookie设置

© Copyright ukiyo journal - 日本と世界をつなぐ新しいニュースメディア All rights reserved.